上學總是遲到!叫孩子起床叫到抓狂!?

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,最需要適應的事情之一是上學時間提早了40分鐘:從8點半變成7:50一定要到校,而且要吃完早餐。對於家長而言,從孩子起床到上學經歷叫起床,刷牙換校服,吃早餐,準備書包,穿好鞋子出門。事情看起來很簡單,要一個小一生自行完成,總是會讓家長頭痛傷腦筋。

 

媽咪老師分享每天早上都能準時上學的方式:

1. 先檢視睡眠時間

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(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,簡稱NSF)曾發表一篇「黃金睡眠時間」研究報告指出6~13歲兒童的睡眠時間需要9~11小時。如果孩子有睡滿8-9小時,卻還是沒辦法按照預計的起床時間起床,家長可以考慮溫和的方式提早叫醒孩子:拉開窗簾、放輕柔的音樂、摸摸孩子的背。

如果是睡不飽而造成起不來,家長可以檢視前一晚的作息與飲食:運動量太少嗎?含糖食物太多嗎?睡前有看平板或是太刺激的遊戲嗎?以上這些原因都會讓孩子晚睡近而影響到沒睡飽沒辦法準時起床。

 

2.與孩子一起討論行事曆

好不容易叫孩子起床了!刷個牙或是換校服都需要家長一直催促。孩子的動作像烏龜拖拖拉拉。我家也曾經經歷過烏煙瘴氣的早晨,當我學習正向教養後,與孩子討論如何準時出門的行事曆:刷牙,吃早餐,換校服,穿上襪子,準備出門。家長與孩子一來一往互動提問,讓孩子清楚知道早上有這些事情要做,是要自己去完成的,把準備工作歸還給孩子,也讓孩子學習負責。

剛開始執行時,孩子還是不知道要做甚麼慢吞吞,家長只需要問:"早晨行事曆上有甚麼事情要做?"、"刷完牙要做甚麼?"孩子會自己去行事曆看有甚麼還沒做的事情去做,家長跟孩子都有一個共識。

執行早晨行事曆時,我們也有遇到吃飯時間不夠用。孩子主動提出:前一天晚上提前準備好校服與書包,可以減少找衣服與換衣服的時間,並多出5-10分鐘好好吃飯。這就是正向教養讓孩子感覺尊重與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地方。

 

3.家長提早準備

時間壓力是親子關係的最大殺手。家長處在趕上班時間的緊張感,沒辦法好好跟孩子講話,直接大吼大叫甚至威脅孩子。隔天該學生的聯絡簿上,看到阿嬤在留言區寫著:「對不起,阿嬤睡晚了,讓孩子遲到了....」。該學生的阿嬤把孩子遲到歸於自己晚起沒有準時叫醒孩子。我們家能準時到校的原因是我提早6點起床準備自己出門事項與孩子早餐。家長早起也有充足的時間引導孩子,不會因為時間壓力而脫口說出傷害親子感情的話。

 

國中和高中生延後到校上課時間至9點半的方案,今年8月才剛召開公聽會,還在討論中。所以小學生們目前需要早起並學習負責自己的早晨行事曆,經由共同討論行事曆,從家長身上得到尊重並學習規畫與執行。當計劃表沒辦法順利執行,家長與孩子一起檢視有甚麼方式可以解決問題,孩子也學會溝通與解決問題能力。透過共同討論與執行早晨行事曆,讓孩子順利開心與準時上學。

 

媽咪老師Cindy

師院美術系,藝大視傳所

原本為幼兒美術老師,

陪伴孩子成長中,學習了正向教養講師,陰瑜珈老師,兒童理財老師。

期望透過推廣家庭教育讓家長們理解與孩子共學共成長的美好。